因客流下降、分流作用减弱,广州拟停运多条BRT相关线路

因客流下降、分流作用减弱,广州拟停运多条BRT相关线路

baiduadmin 2025-02-25 新闻报 28 次浏览 0个评论
因客流下降、分流作用减弱,广州拟停运多条BRT相关线路

视觉中国 图

据微信公众号“广州交通”2月24日消息,广州多条公交路线拟作出调整,现对外征求意见。此次调整涉及多条BRT相关线路,引发外界关注。

根据《公共汽车调整设置情况表》,B20与B7路快线进行整合,其原因为减少BRT通道西段线路重叠,提高BRT系统运行效率。另外,有6条BRT相关线路计划暂停运营,其中B1路快线的调整原因为“属于B1路高峰期快线,由B1路灵活调度”;B4路快线的调整原因为“属于B4路高峰期快线,线路客流减少”;B5路快线的调整原因为“属于B5路高峰期快线,由B5路灵活调度”;B13、B14、B23路计划暂停运营,其调整的原因为:三条线路均属于BRT通道分流线,近年客流下降,分流作用已大幅减弱。

公开资料显示,2010年,被誉为“东部彩虹”的广州首条快速公交系统(BRT)应运而生。该路线连接天河区体育中心和黄埔区夏园社区,全长21.8公里,设站26座,先后获得“2011年国际可持续交通发展奖”“可持续发展-绿色低碳奖”“联合国2012年应对气候变化灯塔奖”“2013年BRT系统金牌标准奖”4个国际大奖以及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奖,成为广州智慧交通的新名片。

所谓BRT,即采用“封闭走廊+灵活线路”模式,在BRT专用通道内只走BRT车辆,减少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混行干扰,实现公交车辆快速化。之后,广州陆续建成31条BRT公交线路,覆盖全市750对公交站点,约占中心城区公交站点的15.6%,BRT公交也由此成为全市公交换乘枢纽通道,成为亚洲最繁忙的BRT系统。

2020年,广州BRT迎来十周年。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当时发布的文章显示,截至2019年,广州BRT通道内车辆运营时速平均超过24公里/小时,比开通前中山大道沿线公交车速度提高84%。BRT沿线社会车辆的平均速度从13.9公里/小时,提高到17.8公里/小时,比开通前提速28%。广州BRT开通以来,平均每天为市民节省148万元,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8.6万吨。文章称,广州的BRT模式已成功推广至世界各地,成为国际智慧交通发展的助推器。

然而,随着地铁线网的完善以及电动车的增多,广州市民的出行习惯有所改变,公交出行比例下降,这也影响了BRT的载客量。

公开报道显示,广州BRT自2010年开通以来,日均客流量峰值曾达85万人次(2015年数据),但2023年日均客流量已降至约40万人次,降幅超50%。2024年,这一数据降至26.62万人次,占市中心区公交客运量的10.78%。2025年1月,广州BRT日均客流量仅为38.7万人次,平峰时段专用道利用率只有41%,比去年同期下降8%,平峰时段平均发车间隔为9.8分钟,比去年延长1.5分钟,乘客满意度82.4%,比去年同期下降3.6分。

2024年8月,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曾发布意见征集,B27路拟暂停营运,这也是BRT系统启用以来首次有线路编码被申请暂停营运。澎湃新闻查询发现,目前,B27路处于营运状态。

据南方+2025年2月报道,在广州两会上,多位代表都提出在交通日益拥堵的背景下,优化BRT车道使用规则,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。目前,国内其他设有BRT车道的城市,正在寻求变革。如济南要缩减专用道范围,成都要转型为智轨试验线,北京的BRT则已停运。

报道称,广州BRT的交通效率也引发争议,即BRT专用道速度优势已经缩水,即使公交车速保持在20km-25km/h,但地铁同区域运行时速达35km-40km/h;另外从成本效益看,BRT系统年维护成本约1.2亿元,对比地铁全网日均千万级运量,单位乘客成本显著偏高,2024年BRT系统运营亏损扩大至1.8亿元,单位人次补贴达2.3元(地铁为0.7元);从空间占用看,BRT专用道占中山大道等主干道超30%路权,非高峰时段(9:00-16:00)监测显示,BRT车道车辆通过量仅为相邻社会车道的18%,引发资源闲置争议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开发测试用例,本文标题:《因客流下降、分流作用减弱,广州拟停运多条BRT相关线路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